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成都的商业地产过剩不是新鲜事,不只成都,也不止于成都。困境和原因我在之前的《“积食”的成都》里略探讨过。

大浪淘沙后才算来过。成都正在建的购物中心面积是300万平方米,排名全球第三。这个成绩已经有所好转,在去年的榜单上成都位列第二。当然无论今年还是去年还是前年,前三都被中国包揽。所以我很赞同当年zhuyishi采陈启宗时说的:“愈是泥沙俱下的时代,那些拥有雄厚资金实力、成熟运营模式和经验的发展商越能吸引租户和消费者,成为最后的赢家”。

大慈寺,玄奘出家的地方,位于成都市中心春熙路。这块商业宝地,成都市锦江区政府原本打算自己来做,在这里建大慈寺历史文化街区,投资数千万但改造效果并不理想。果然。连夜拆除后将土地重新出让。2010年底,太古地产和远洋地产联手以20亿的挂牌价将这块地拿下,花了超过六年时间“慢悠悠”的建成了“成都远洋太古里”。

“慢”,是太古地产这家英资背景开发商的绅士逻辑。成都远洋太古里总楼面面积约11.4万平方米,去年10月试营业,今年4月正式启幕。和北京三里屯太古里项目一样,成都远洋太古里同样是开放式、低密度街区式购物中心,都采用了独栋的建筑形态。对前一天还在三里屯太古里的我来说,在这里迷路的感觉都是那么的熟悉。

成都远洋太古里保留了大慈寺的古老街巷与六处历史底蕴院落和建筑,配以川西风格的青瓦坡屋顶与格栅。并引入“快里”、“慢里”概念,“快里”由三条购物街贯通东西,汇集了Hermes、Gucci、Cartier、Givenchy等众多国际品牌,“慢里”则以休闲和美食围绕大慈寺打造的慢生活里巷。远洋太古里地产总经理兼营运总监韩置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向我介绍,Givenchy门店的墙是搜集了6栋老建筑的废弃砖头砌成的;Hermes门店的外立面采用的是一种特殊的云母石,晚上光从这些石头里透出来整栋旗舰店就像梦幻的灯笼,这些石材从意大利送到巴黎加工再运来成都,耗资超过1亿元。砌墙工人也是巴黎原装进口的,一票巴黎帅哥砌墙场面一度遭到了成都市民围观。

别有用心,或许是应对这个几乎饱和市场的法则。对了,这里还有令北上广青年们羡慕的全球最大MUJI旗舰店。

远洋太古里“慢”里商铺

成都远洋太古里在春熙路紧挨着九龙仓开发的国际金融中心(IFS)。同样定位高端、时尚消费的IFS开业更早,在聚集了成都最多消费的核心商圈已经积累了人气,从项目设计上看,IFS的bigger无疑被新闯入者太古里完虐。但见新人笑,也见旧人闷声发大财。2014年1月开业的IFS,营业一年后人流量增长了2倍多,营业额增长了近4倍,商场单次消费超过千元以上中高消费占有效人流的45%。 九龙仓当年为了获得这个项目地块不惜血本,2007年9月以72.4亿元突出重围,楼面地价达1.65万元/平方米。而2010年太古地产以20亿的挂牌价就拿到了这块地,楼面地价9664元/平方米。

去年圣诞节,IFS成功扳回一局。一只巨大的爬墙的熊猫出现在IFS外墙上,它的名字叫“I Am Here”,萌呆了。你高冷,我卖萌,winwinwin。据说现在成都最in的约会地点是“熊猫屁股底下见”,长沙人民挂嘴边的“黄兴铜像底下见”又输了。

 

IFS爬墙的熊猫

正面是这样哒

成都还有一块商业地产的敏感地带,叫天府新区。开车沿城市中轴线驶出南三环,你会看到一个巨型方体建筑,真的,非常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项目,它叫环球中心。里面包含一个装修风格金碧辉煌30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和25万平方米的“天堂岛海洋乐园”。海洋沙滩之于内陆成都,就好比滑雪场之于热带广州。万达为广州的室内滑雪场投了500个亿。你老公家真有钱。所以即使远离市中心,环球中心也赚到了不少人气,不少人周末从成都市区开着车带着比基尼来到这里消费。但也仅于此了,与之相对应的,是环绕着购物中心空置率过半的环球中心写字楼。30块你租吗?诶别走啊便宜点要不要……

优质物业难以概括出成都购物中心全貌,招商难困扰着更多疯拥而入的开发商,哪里有购物中心哪里就有煎熬,这一点我在另一篇文章里有提到。成都金融圈一位朋友的感慨,即便是希腊经济危机的那一年,我依然没能体会到“萧条”到底是怎样的感觉,或许那是别人的国度,而我只是过客,无从对比也就没有感悟。直到回到熟悉的成都,在周末的卖场里坐电梯不用等待,走进商场只见零星几人的时候,我才顿时感到,他们说的“新常态”原来扎扎实实的落在了我们头上。

 

成都购物中心另一面

市场疯狂过,投资者跟着爱过,也恨过。

库库是成都本地一名“炒家”,当住宅市场走下坡路时,2010年她加入了炒商铺队伍。她说,那会儿成都的商铺行情非常好,走在路上看到有人气尚可的商铺出售,顺手就买下来,因为毫无疑问转手就能赚钱。2010年底,她以200多万买下荷花池一间商铺,2011年转手卖掉不到一年获利100来万。有钱任性买买买,疯狂赚赚赚的情况大约持续了三年,2013年她退出了炒铺队伍,没有成为高价接棒者。“炒房炒铺早已不符合趋势,身边的职业投资者越来越少,现在大家都炒股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投资要顺……顺势而为,NO,首先你要顺……手买得起商铺。)

但库库也算不上全身而退,因为手上还有一些店面没能出手,除了一些位置好的小店铺,还包括合伙买下的上万平方米的电器批发市场。“合伙人多不好卖,价格谈不拢”,库库说,加上面积又大,这个电器城迟迟未能出手,近两年受电商的打击很明显。

抱着投资升值打算而买商铺的个人投资者,有些显然没有踏准节奏。就跟你们这些新韭菜们一样,高位接盘站岗了。王先生原是丁客一族,后来选择了要孩子,2007年一口气买下几套房,后来又投资了城西一间商铺,打算坐等升值把它们留给孩子。但情况并不如他所想象的那样顺理成章,甚至连保值都成了泡影。回过头来看,2007年成都的商品房处在价格高位,那间商铺价格没有涨,至今仍租不出去,偶尔有人打电话询问但都没有了下文。当时他家正打算换车,房子一买顿时觉得身价倍增,他和老婆曾为换牧马人还是换极光争了好久,而到后来只得买了辆铃木。呐,就是我用uber打到的这辆铃木。“其实也没必要考虑这么多”,在成都这座安逸的城市生活了几十年,这对王先生来说这都不算事儿,“我们家日子过得挺好,哼。”

anyway,我爱成都。

话题:



0

推荐

黎慧玲

黎慧玲

6篇文章 7年前更新

从房地产转战文化体育产业,一个较懒的作者

文章
  • 个人分类
全部文章 6篇